技术汇集 智慧互联 全球共享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 通讯员登录 中文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供给> 详情

打印 返回

复合型人工湿地:竖向折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所属领域: 水污染防治 > 市政污水 [匹配需求]
地      区: 重庆
成  熟 度: 推广阶段
关  键 词: 复合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农村污水。
合作方式: 直接购买 聘请专家 合作开发 合资公司 资金入股 其他合作方式 ,直接购买,聘请专家,合作开发 ,合资公司,资金入股,其他合作方式
信息来源:
技术持有方: 重庆大学
点  击 数: 4339
244

我要对接

基本信息

技术概述

复合型人工湿地:竖向折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将总体处于生物厌氧状态的竖向折流湿地与总体处于好氧/兼氧状态的侧向潜流湿地相组合,在人工湿地系统内形成了厌氧+好氧/缺氧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提高了填料及根区内的微生物量,促进了不同净化功能微生物的组合,强化了传统人工湿地的生物净化作用。在内回流系统的协助下,可以实现碳源有机物和氮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技术优势

复合型人工湿地:竖向折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中小规模城镇污水处理的技术需求,处理出水可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且具有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有效防止堵塞等优点,与国内外现有人工湿地技术相比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市场竞争力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二级污水厂的出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等。适用规模:100-5000立方米/日。 适用于有荒地、坡地等场地条件。
鉴定评估
该技术被《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技术竞赛入选技术名录》收录
市场前景

该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适用技术,对突破我国村镇水污染治理技术瓶颈,扭转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局面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持,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技术进步及我国村镇水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本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适用技术,也被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列为重庆市镇乡简易治污的首要推荐技术,预计在未来2年内本技术仅在重庆市就可能有100个镇乡应用。将对国家重点流域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保护起到直接促进作用。随着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可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中小城镇"控污减排"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复合型人工湿地:竖向折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污水处理工艺(重庆市白市驿镇清河人工湿地污水厂)

案例概述: 重庆市白市驿镇清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水量1500m3/d,污水来源于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园区清河片区的污水,2009年5月开工建设,2010年12月,完成了示范工程建设;2011年5月-2012年9月完成了示范工程生产性调试研究并投产。以本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科技成果“小城镇污水处理经济适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已获得200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案例名称: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案例概述:介绍:1)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将污染物削减额度分配到各个污染源,相对于同比例分配削减额度的方法,能够考虑各污染源不同的治理效益水平以及经济可行性,构建目标函数,形成各污染源削减目标分配的最优组合方式,并能够优化配置各污染源具体治理措施,形成最优分源削减方案。2)将工业用水、污染排放及治理费用引入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工业经济与污染物产生量之间的有效关联,采用需水量、COD排放量、废水治理费用等约束指标,核算工业经济最大化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设定工业经济发展调整目标,另外统筹考虑水环境容量的约束性和区域差异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3)建立了基于环境容量的排污总量分区控制管理模式,研究了人口、产业高密度河网地区工业源、生活源和农业面源(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污量、排污量、入河量的调查和测算方法体系,采用河段水质校核污染物入河总量的方法,核算了各类污染源排放总量,系统运用工业点源提标改造、结构调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等措施,制订入湖污染负荷综合削减方案。

案例名称:武进区农业局

案例概述:介绍:该项技术在红旗河进行了示范研究。首先,在河道岸边布置景观树种和果树如垂柳、花桃、果桃、蔷薇、竹子等,边坡上种植黑麦草、白三叶等草皮,以及灌木花卉如杜鹃、月季等,形成乔、灌、草立体布置。岸边种植香蒲、芦苇、茭白、千屈菜等水生植物,一起构成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形成河岸植被缓冲带和陆生植物拦截系统。然后,在河流支流的入河口处设置由弹性竹制栅栏、净化浮岛、生物绳等组成的生态拦截系统,在河道中布置生物接触氧化床系统、生态浮床净化系统。生态浮床净化系统选用垂向移动式生态床与普通生态浮床。

案例名称:中科环境科学研究院

案例概述:① 按同位素质量守恒关系模型进行求解,源同位素为2个,即氧同位素和氮同位素,而考虑的营养物(污染物)来源为4个,多于同位素个数,故存在无穷多个解。根据物理意义可知任何一种来源对混合样品的贡献率应该介于0-100%之间,按步长1%离散试算求解得到各种来源可能的贡献值。对所得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得。

案例名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案例概述:介绍:对太湖东部水源地水体中PAHs来源进行了解析,发现东太湖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煤/生物质燃烧;梅梁湾多环芳烃则是由于石油泄漏和石油/煤/生物质燃烧所致;贡湖水体多环芳烃则主要来源于煤/生物质燃烧;胥湖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类燃烧。 对东太湖历史时期人为污染铅进行了定量重建。表层沉积物铅同位素混合模型揭示人为污染占49-51%。与保守元素法得到结果不同的是,在污染较低的情况下,运用铅同位素混合模型得到的污染铅通量为正值或接近0,说明在人为污染较轻的状况下,铅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对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案例名称:海河流域下游的河道及大型湿地

案例概述:

技术指标

单位占地面积:5 m2/(m3/d)

经济指标

单位建设成本:2000-2500 元/(m3/d)

单位运行成本:0.15 元/m3

技术详情

污水经调节池和沉淀塘预处理后,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降低后续湿地的污染物负荷和堵塞的可能性;之后,污水依次流经平行设置的多组竖向折流湿地和侧向潜流湿地;最后,污水进入观测塘,在高浓度进水或低温时,部分处理后的水回流至沉淀塘,以加强生物反硝化作用并提高处理效率,剩余的出水可回用或排放。


折流湿地滤池+侧向潜流湿地床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查看更多

技术二维码

参展企业承诺

提供的技术信息内容属实、准确,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